当前位置:首页 > 电影 > 凡人小事

凡人小事

时间:2025-04-04 21:11:58来源:新闻观察网 作者:悟空

“梁法官,谢谢你们,不远千里跑一趟,要不然孩子落户这事儿也办不成,回去我就给孩子找个学校上学。”被执行人孙某激动地说道,灌云县人民法院法官梁亮脸上也终于露出了笑容。经过半年的努力,这起特殊的执行案件终于化解了,孩子回到了妈妈的身边,也可以正常办理入学手续了... ...时间回到2012年,马某与孙某在昆山打工时认识,2014年3月育有一子,同年6月双方在河南省某县民政局办理结婚登记手续,但未举行结婚仪式,婚后不久感情破裂,一直分居至今,孩子一直跟随马某在河南某县生活。2022年6月,马某在为孩子办理户口时发现,孩子并非其亲生。故马某起诉要求与孙某离婚,并要求孙某承担子女抚养费、赔偿精神抚慰金。后经灌云县人民法院判决:准予两人离婚,孩子由孙某抚养,孙某返还子女抚养费用81600元、赔偿马某精神抚慰金20000元。判决生效后,孙某迟迟未主动履行义务,马某在2023年2月向灌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。梁亮在执行局工作6年,还是第一次遇到母亲不愿露面、抚养孩子的情况,考虑到孩子已经9岁了还未上学,梁亮意识到,该起执行案件必须快速处理,让孩子尽快落户、入学。图为执行法官梁亮赴被告孙某家中了解情况。接到案件后,梁亮多次电联孙某,都未联系上,随后走村入户、上门调查,得知孙某及其家人常年在外打工。之后与村组织负责人、派出所民警、孙某的诉讼代理人等多方联系,终于联系到孙某。“梁法官,我知道这是我犯下的错,不是我不愿意赔偿、抚养孩子,是我经济能力有限,实在拿不出那些钱,我也希望孩子能在我身边,但我还要上班,没有时间精力照顾他。”一说起来,孙某也是万般无奈。“孩子都9岁了还没入学,无论如何你得承担起母亲的职责,履行抚养义务,先把孩子落户了再说。”经过梁亮多次释法明理后,孙某表示,会积极筹钱履行判决,并尽快接回孩子,办理落户事宜。考虑到孙某经济拮据的现状,梁亮又与马某多次沟通赔偿及孩子抚养事宜。马某最终同意减少执行款2万元,孙某也及时将执行款转到了法院的执行账户上,孩子也终于回到了母亲的身边。同时,梁亮主动联系公安机关、教育部门咨询落户、入籍及入学政策,得知需要子女出生证明、亲子鉴定报告等后,多次联系孙某,叮嘱她早日办理相关手续。前前后后半年时间,案子总算是执行完毕了,梁亮的眉头终于舒展开了。“梁法官,不好意思,又来打扰你,能不能请你们出面,一起去趟河南,我怕我自己去了和他家会发生矛盾,或者遇到其他突发状况,手续办不了。”电话那头,孙某请求道。“在执行过程中,我们如何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,让当事人在感受法院执行强度的同时,更能感受法院执行的温度,是我们一直以来努力在做的事。”于是梁亮向主要领导汇报后,领导也大力支持,梁亮所在的执行团队第一时间准备好相关材料,与孙某一起驱车前往1300公里外的河南某县。图为执行团队与孙某奔赴远在1300公里外的河南某县医院办理相关手续。到达河南某县后,按照原址找到了孩子当年出生的医院,却发现医院早已搬迁,查找原始住院资料困难重重,后梁亮积极与搬迁后的医院沟通,表明来意并强调事情重要性,随后在医院的热情帮助下,终于在医院档案室找到孙某当年出入院记录、孩子出生证明等材料,紧接着迅速联系鉴定机构,为孙某母子做亲子鉴定,在办理完一系列手续后,孙某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,梁亮法官也长舒了一口气,一行几人满意地踏上了归程。“孩子落户了吗?顺利入学了吗?有没有什么困难?一定要多跟孩子沟通交流,培养培养感情啊!”随后的几个月里,梁亮时不时联系孙某,时刻关注孩子落户、入学相关问题,直到成功入学,接受义务教育。“法院在执行过程中,不仅要注重力度与效率,更要注重在执行过程中,体现人文关怀与司法温度,确保法律公正的同时,也照顾到当事人的情感与需求,真正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。”梁亮一直坚守“执念”,用行动践行着初心和使命!编辑 | 张晓晓供稿 | 灌云县人民法院
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
相关内容
热点内容